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中写道“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中写道“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为此,他提出

A. 改良政治

B. 民族平等

C. 平均地权

D. 民生主义

 

A 【解析】料反映了孙中山认为国家富强的途径是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尽其流。这说明孙中山在探索强国之路,为此主张变革传统的专制统治,故A正确;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是1894年,此时还没有提出三民主义思想,故B、C和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般说来,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亡,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种观点对近代中国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

A. 推动西方先进技术传入中国

B. 保留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C. 启发国民追求民主政治

D.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查看答案

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对联最有可能出自

A. 甲午战争时期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文革时期

 

查看答案

李鸿章晚年曾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这主要是说明其

A. 认为洋务失败的主因在政府

B. 主张继续洋务运动

C. 对西方先进技术失去信心

D. 希望实行君主立宪

 

查看答案

某书云中国的“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如果让你补充下一句,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 四大发明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B. 四大发明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C. 四大发明使农耕文明的中国更加封闭

D. 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查看答案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社会潮流的影响,要顺其自然。”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 甲——儒,乙——法,丙——道

B. 甲——儒,乙——道,丙——墨

C. 甲——墨,乙——法,丙——道

D. 甲——道,乙——墨,丙——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