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05年11月《中国多边外交显著加强,更深入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一文指出,改革开...

2005年11月《中国多边外交显著加强,更深入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一文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已经相继成功组织了四次朝核六方会谈,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大力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在政治和安全等领域的合作”。这反映了中国

A. 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B. 极力打造国内外建设环境

C. 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 致力于建立多边外交机制

 

D 【解析】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开展的外交活动,“打造国内外建设环境”不符合材料,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根据“《中国多边外交显著加强,更深入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已经相继成功组织了四次朝核六方会谈,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大力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在政治和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反映出新时期中国外交致力于建立多边外交机制,故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于上述活动,下列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A. 体现了中国走向世界由经济发展延及国际秩序

B. 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愿望

C. 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区域性反恐政治合作组织

D. 体现了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查看答案

1972年7月,日本成立了以田中角荣为首相的新内阁。同月,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会见中方代表孙平化等人时表示:“当前日本政府首脑访华、解决邦交正常化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一时机是指

A.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 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

C. 中美苏三国关系走向缓和

D. 美国因越战无力控制日本

 

查看答案

20世纪50-60年代,中日民间外交取得丰富成果,在经贸上达成了许多重要的贸易协定和渔业协定,在文化交流上两国文艺界人士和团体互访频繁。这种现象说明

A. 中日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B.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外交方针

C. 日本放弃敌视孤立中国的政策    D. 中日有改善政治关系的民众基础

 

查看答案

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问的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苏联对新中国外交的干涉    B. 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 美中间没有任何共同利益    D. 美国采取对华敌视和遏制政策

 

查看答案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

A. 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