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2年7月,日本成立了以田中角荣为首相的新内阁。同月,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会见...

1972年7月,日本成立了以田中角荣为首相的新内阁。同月,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会见中方代表孙平化等人时表示:“当前日本政府首脑访华、解决邦交正常化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一时机是指

A.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 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

C. 中美苏三国关系走向缓和

D. 美国因越战无力控制日本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中美由对抗走向缓和、中美关系正常化促进中日关系的改善,故B正确;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不符合史实;D不符合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50-60年代,中日民间外交取得丰富成果,在经贸上达成了许多重要的贸易协定和渔业协定,在文化交流上两国文艺界人士和团体互访频繁。这种现象说明

A. 中日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B.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外交方针

C. 日本放弃敌视孤立中国的政策    D. 中日有改善政治关系的民众基础

 

查看答案

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问的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苏联对新中国外交的干涉    B. 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 美中间没有任何共同利益    D. 美国采取对华敌视和遏制政策

 

查看答案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

A. 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

 

查看答案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礼记·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要是因为该原则

A.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B.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 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D. 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查看答案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集中阐明了新中国必须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几乎在发表该文章的同时,中国领导人已同意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可以通过非官方渠道去北平。这说明新中国初期

A. 善于运用骑墙战术维护国家利益

B. 无条件地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 在外交上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D. 在处理大国关系上仍然不太成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