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南京条约》申明:“美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巨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

《南京条约》申明:“美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巨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A. 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

B. 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 传播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

D. 冲击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

 

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期间就出现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故 A 项错误;“平行之礼”是对尊卑等级的传统礼仪制度的否定,故B项错误;此时中国向西方学习还局限于器物层面,故C项错误;传统夷夏之防观念强调中国的世界中心地位,因此“平行之礼”是对夷夏之防观念的冲击,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关太平天国运动时写道:“(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 具有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B. 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

C. 具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

D. 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

 

查看答案

19371217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壁垒,以制敌之死命”。这表明国民政府

A. 表达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愿望

B. 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抗战主张

C. 认识到动员民众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性

D. 转变了对中共敌后战场抗战的认识

 

查看答案

1931年中共土地革命的路线规定: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规定: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上述改变主要因为

A. 中共策略的灵活调整    B.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 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    D. 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图阴影部分判断,这位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 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C. 抗日战争的战略大反攻

D. 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查看答案

“当时的人对于(《南京条约》)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民国时期历史学家蒋廷黻的这段话反映出

A. 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改变,间接统治变为直接统治

B. 《临时约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人民比清末更爱国

C. 五口通商对中国并没有危害,而是有利于中国与世界交流

D. 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反映一定的时代思想与社会现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