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1年中共土地革命的路线规定: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

1931年中共土地革命的路线规定: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规定: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上述改变主要因为

A. 中共策略的灵活调整    B.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 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    D. 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土地革命时期的政策主要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调动农民参与反封建、反资产阶级统治,阶级矛盾占据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主要是为了调动一切力量反击外来侵略者,说明民族矛盾占据社会主要矛盾;故土地政策的调整是因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项正确。土地政策的调整是中共策略的灵活调整的体现,而不是原因,排除A。C项土地政策的调整并不是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而是因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的需要,排除。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与材料中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只要是针对地主不符,排除D。所以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图阴影部分判断,这位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 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C. 抗日战争的战略大反攻

D. 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查看答案

“当时的人对于(《南京条约》)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民国时期历史学家蒋廷黻的这段话反映出

A. 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改变,间接统治变为直接统治

B. 《临时约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人民比清末更爱国

C. 五口通商对中国并没有危害,而是有利于中国与世界交流

D. 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反映一定的时代思想与社会现状

 

查看答案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筒者;拱手而让之他人”,“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开放了中国整个沿海地区

B. 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C. 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查看答案

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最能引起文中“汉朝革命”的举措是

A. 分封同姓王

B. 实行内外朝制度

C. 实行察举制

D. 推行刺史制度

 

查看答案

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 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B.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C. 较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 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