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著名学者张鸣在《辛亥:摇晃的中国》中指出:“武昌起义一举大获成功,很大的一个因素...

著名学者张鸣在《辛亥:摇晃的中国》中指出:“武昌起义一举大获成功,很大的一个因素,是革命党人意外地撞上了一个有钱有枪的宝库,喊了一嗓子芝麻开门,门就真的开了”。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革命党人发挥了革命的首创精神

B. 辛亥革命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

C. 武昌起义的成功具有一定偶然性

D. 武汉地区的革命力量相对强大

 

C 【解析】“意外地撞上了”等字眼强调了武昌起义成功是有偶然性的,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革命的首创精神、革命的群众基础的问题,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武昌起义成功的偶然性而非武汉地区的革命力量强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内容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 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查看答案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李鸿章多次提及,“己付各国公论”,英、俄等国“必有办法”;“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据此分析,李鸿章寄希望于列强调停的原因是

A. 中国综合国力比日本差

B. 日本的侵略活动破坏了世界和平

C. 清政府对西方列强长期实行友好政策

D. 日本的侵略会危及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

 

查看答案

太平天国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建立了圣库。据此分析它对商业的态度是

A. 重农抑商

B. 取消商品贸易

C. 工商皆本

D. 反对投机倒把

 

查看答案

某时期后,涉及外国人的诉讼案件清政府基本不再受理,转由涉案人所在国驻华领事进行裁决。这一“时期”是

A. 19世纪40年代    B. 19世纪80年代    C. 19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初期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指的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抗日战争

D. 鸦片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