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李鸿章多次提及,“己付各国公论”,英、俄等国“必有办法”;“...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李鸿章多次提及,“己付各国公论”,英、俄等国“必有办法”;“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据此分析,李鸿章寄希望于列强调停的原因是

A. 中国综合国力比日本差

B. 日本的侵略活动破坏了世界和平

C. 清政府对西方列强长期实行友好政策

D. 日本的侵略会危及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反映的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李鸿章寄希望于列强调停,其主要原因是李鸿章认为日本的侵略会危及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故D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应排除;B项不是李鸿章希望调停的原因,应排除;C项错在“长期实行友好政策”,应排除。所以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太平天国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建立了圣库。据此分析它对商业的态度是

A. 重农抑商

B. 取消商品贸易

C. 工商皆本

D. 反对投机倒把

 

查看答案

某时期后,涉及外国人的诉讼案件清政府基本不再受理,转由涉案人所在国驻华领事进行裁决。这一“时期”是

A. 19世纪40年代    B. 19世纪80年代    C. 19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初期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指的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抗日战争

D. 鸦片战争

 

查看答案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德国威廉二世是同时代的皇帝。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在德国,威廉二世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多利亚女王和威廉二世都统而不治

B.英国是世界强国,不需要国王做什么;刚统一的德国则需要皇帝统领国家大事

C.两国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德国皇帝拥有实权,英王统而不治

D.两人都可以解散议会

 

查看答案

从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80多年,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其主要原因是

A.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温和

B. 法国社会缺乏民主共和的思想基础

C. 法国缺乏民主共和的群众基础

D. 小农经济长期存在使法国具有长期君主制的传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