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唐书》记载:“(卢商)早孤,家贫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作为文...

《新唐书》记载:“(卢商)早孤,家贫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作为文献史料,此记载可用于佐证唐代科举制(    )

A. 体现九品官人法的原则

B. 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C. 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D. 进士科是入仕唯一途径

 

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举进士,拔萃,皆中”说明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个人命运,而科举制兴起于隋唐时期,A项是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的表述,不符合要求;C项是对汉朝察举制的表述;D项表述绝对化;B项是对科举制作用的正确表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A. 地方行政机构设置

B. 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

C. 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D. 宰相权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

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日:‘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指鹿为马

A. 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C. 丞相制度实行不合时宜

D. 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查看答案

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A. 颁布《秦律》,以法治国

B. 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C. 丞相掌握大权

D.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

 

查看答案

假使有一位秦朝高官,他每天的工作很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要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是

A. 太尉

B. 丞相

C. 廷尉

D. 御史大夫

 

查看答案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