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人顾大韶以为:无论是过去贤人之“成迹”,还是圣帝之“良法”,假若无当于我心,就...

明人顾大韶以为:无论是过去贤人之“成迹”,还是圣帝之“良法”,假若无当于我心,就不必一定要趋同。与之认识相似的是

A.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B. “民一于君,事断于法”

C. “心之本体无所不该”

D.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A 【解析】试题解析:材料强调君主的做法未必正确,不必完全追随,A符合此内容。B强调法治,C强调人不能有私欲,D强调人伦纲常道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新意,有很大胆的见解,虽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这一现象表明

A. 商品经济勃兴带动文化繁荣

B. 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

C. 民族矛盾尖锐影响学术风气

D. 程朱理学推动儒学实现复兴

 

查看答案

据说理学大师朱熹的手书。字形正看一子跪地抱侍奉着高高发髻的老人反看一只正在拳打脚踢的猴子这福字在劝告人们要孝敬父母否则便畜生不如。这表明程朱理学

A.规了伦理道德

B.强调孝的重要性

C.区别了佛特征

D.提高了学地位

 

查看答案

朱熹曾说:“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他强调的是(    )

A. “是世界的本原    B. 成为者的重要性

C. 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D. 成为仁者的主要途径

 

查看答案

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

A《论语》

B《道德经》

C《孟子》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先秦政论文《五蠹》将当时社会上儒家、纵横家、游侠、贵族门人和工商之民称之为五蠹。据此推理该书作者最可能是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