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

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

A《论语》

B《道德经》

C《孟子》

D《韩非子》

 

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信息可知,这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答案选B。AC的思想核心是仁德;韩非子法家代表,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威震臣民,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先秦政论文《五蠹》将当时社会上儒家、纵横家、游侠、贵族门人和工商之民称之为五蠹。据此推理该书作者最可能是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查看答案

先秦诸子常用寓言来说明哲理,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下列和他的观点主旨一致的是:

A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

B兼相爱、交相利

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弱者道之用

 

查看答案

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根据你的判断,下列《孟子》一书中最可能招致明太祖不满的一句是

A.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B. “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C. “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D.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孔子除了是位披着泥古服装的创新者外,还是他所处时代的孩子,但对于……令人尊敬的大哲人孔子所处的时代,他却只能给予南辕北辙的解释。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孔子是守旧派的代表

B孔子的某些思想违背了时代潮流

C作者强调孔子思想的创新性

D孔子对时代的解释缺乏证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初,嘉庆皇帝与一个大臣有如下的对话:

皇帝问:英国是否富?

大臣答:彼国富,是由于中国富,彼国才富。富不如中国。

皇帝问:何以见得?

大臣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再转手卖给其他小国,这不是说明彼国是借了中国的光吗?假如我们禁止茶叶出口,那英国就会穷得无法过日子。

皇帝说:说的是。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

材料三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出了一份考卷,应考者300多人,有一道题要求考生列举崇拜的人物,统计结果是:崇拜孔子的157人,孟子61人,孙文17人,曹操11人,诸葛亮8人…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嘉庆皇帝和大臣对英国的看法对吗?为什么?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的世界潮流是指什么?材料三中,崇拜孙文的人数仅次于孔孟,名列第三。这能反映什么问题?

(2)用史实说明,孙中山是怎样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