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同一文字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为有不同的字形,以下呈现的是周朝、战国时期文字字形的发...

同一文字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为有不同的字形,以下呈现的是周朝、战国时期文字字形的发展变化,促使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各诸侯国独立于周王室的体现

B. 文字由繁到简

C. 各国变法的推行

D. 文字的使用次数增多

 

D 【解析】据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字笔画的简化,是方便文字的使用,说明当时文字的使用频繁,故字形简化,故D项正确;文字笔画的简化不能说明各诸侯国独立于周王室,故A项错误;文字由繁到简属于现象,不是原因,故B项错误;各国变法与文字由繁到简没有因果关系,故C项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丝帛者谓之为纸,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候纸”。这说明

A. 竹简和丝帛因其十分珍贵,无法广泛使用

B. “蔡候纸”因材料易得且便宜而被推广

C. 汉代纸张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D. 造纸术是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发明

 

查看答案

一位古代思想家提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对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 该思想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该思想未突破儒家传统思想

C. 直接推动近代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D. 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查看答案

唐初,汇集京城的儒经师尊各述己说,难能统一。贞观七年(633),唐朝廷颁布五经《定本》于天下,令学人此后以《定本》作为传习儒经的依据。贞观十六年,孔颖达等人完成了《五经义训》180卷,永徽四年(653)向全国颁布,作为每年全国科举考试明经类的经典依据。材料表明唐朝

A. 儒学已经成为考试必修内容

B. 政府大力推广儒学

C. 研制各类学校统编教材

D. 顺应了儒、道、佛融合的文化发展潮流

 

查看答案

刘邦入秦都城咸阳后,萧何尽“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后来“汉王(刘邦)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战略要地),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萧何)具得秦图书也”。由此推论,文中“律令图书”主要是

A. 秦朝法律书即《秦律》

B. 户籍赋税等文书档案

C. 遗存的诸子百家著作

D. 中央与地方的官吏考核档案

 

查看答案

“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文字)。其中,《为吏之道》说:“以此为人君则鬼(读为怀,和柔的意思),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茲(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茲(慈)子孝,政之本(也)。”材料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 秦朝治理国家方式是外儒内法

B. 秦朝主要用竹简与毛笔书写文字

C. 此指的是儒家思想

D. 秦朝官吏注重修身养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