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时写道:“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

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时写道:“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氏族制度又遭受新的失败。”这项措施是

A. 颁布“解负令”

B. 设立陪审法庭

C. 成立“四百人会议”

D. 按收入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D 【解析】材料“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氏族制度又遭到新的失败”反映的是梭伦实行的财产等级制度,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 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属于公民范畴的男人是(  )

A. 温杜德男,35岁,没有读过书,大脑中度智障,居住在雅典的自由民

B. 麦克卡男,28岁,满腹经纶,文武全才,来自波斯帝国,现暂住在雅典

C. 索斯丹男,33岁,武艺超群,因无钱给父母治病,被迫卖身为奴

D. 艾梵德男,11岁,雅典自由民,公认的神童

 

查看答案

宋、明朝经筵(御前讲席)是由士大夫教化皇帝,清代经筵则是当经筵宫讲毕,皇帝发表一通御论,然后讲官门跪赞皇帝圣学高深,发从前所未发,昭示万世。这种变化反映了清代

A. 文人政治地位低下

B.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 儒家统治地位衰落

D. 君主权威扩至思想领域

 

查看答案

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被公开处死后,朱元璋编撰了一系列皇谕钦训:《臣诚录》记录了212名违背君命的亲王、高官、皇族和宦者的名氏;《相鉴》记录了历史上82名“贤”相和26名“奸”相。朱元璋采取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在于

A. 震慑官员

B. 整治朝纲

C. 罢除丞相

D. 强化君权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几度变迁。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设置为路、州、县三级。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 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    B. 县是最稳定的行政机构

C. 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    D. 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

 

查看答案

尚书本是宫中保管、传递文书的小吏。汉武帝任用尚书处理天下章奏,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朝廷重臣也可以“领尚书事”为名掌实权。据此判断,汉武帝时的尚书应属于

A. 内朝官

B. 外戚集团

C. 外朝官

D. 宦官集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