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二 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又获得保证,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楼,或驱入沙漠……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们。

                         ——伏尔泰关于英国制度的描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证明该观点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的上述评述是否可信?为什么

 

(1)含义:英国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斗争和努力。 证明:经过近半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1689年颁布《权力法案》,以法律形式限制王权,在英国正式确立君主立宪制度;18世纪上半期,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与发展,英国民主制度进-步完善;经过漫长的历程,英国两党制逐步成熟,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2)答案一:不可信。理由:其评论中存在一些与事实不符之处,如“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不符合伏尔泰时期英国社会实际情况。 答案二:可信。理由:君主立宪制建立后,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确立并逐步完善,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也不断完善。 【解析】(1)这句话是伏尔泰用来回答“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一问题的,也就是说明伏尔泰认为英国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斗争和努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证明:我们主要从英国君主权力的演变过程来看,尤其从光荣革命之后到议会改革这一段期间的史实来分析。 (2)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材料的内容来具体分析,结合自己的判断与理解来给出结论,我们既可以选择可信也可以选择不可信,只要针对内容来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即可,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一((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材料二   美国的民主……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学者们一般以“三大妥协”来概括费城制宪会议,这就是炎州与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的妥协,北部与南部就税收和代表权上如何计算奴隶人数达成的妥协,以及北部与南部就管理对外贸易和征税达成的妥协……事实上,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内阁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并负其责任”。“临时大总统得提出法律案于参议院,得依法律宣布戒严。”不过这些都须国务员副署。

                                 ﹣﹣耿云志《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妥协性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的异同。

 

查看答案

英国和法国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欧洲,且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但二者在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方面有许多区别。有关两国的区别正确的是    

A.英国是多党制而法国是两党制

B.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法国是民主共和制

C.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理只对总统负责

D.英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法国议会是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查看答案

1610年4月,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在向议会讲话时说:除了上帝,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是国王创造法律,而不是法律创造国王。这主要表明

A.英国国王推行宗教改革,试图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

B.詹姆士一世试图加强立法权,摆脱议会的制约

C.詹姆士一世主张君权神授,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D.国王与议会矛盾激化,资产阶级革命即将爆发

 

查看答案

威廉·布莱克斯通(1723-1780年)在其《英国法释义》中阐述当时英国立法系统时说:“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君主毫无权力胡作非为,而只是‘防止’胡作非为。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作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国王可以批准议会法案

B. 作者主张严格限制王权

C. 英王和议会关系“均衡”

D. 当时英王已“统而不治”

 

查看答案

1831年,英国国会上院否决了首相格雷提出关于扩大下议院选民基础的《改革法案》。在各种压力下,英王支持格雷,并在上院中加入足够多的改革派,使得《改革法案》在1832年终获通过。这表明英国

A. 内阁并未掌握国家实权

B. 政治力量发生了变化

C. 国王仍然掌握国家实权

D. 工人政治权利得到认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