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英国和法国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欧洲,且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但二者在政治制度和...

英国和法国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欧洲,且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但二者在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方面有许多区别。有关两国的区别正确的是    

A.英国是多党制而法国是两党制

B.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法国是民主共和制

C.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理只对总统负责

D.英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法国议会是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识记层次,具体考查对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比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错误,英国不是多党制。C项“法国总理只对总统负责”,错误。D项“英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错误,英国议会还是最高权力机关。B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10年4月,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在向议会讲话时说:除了上帝,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是国王创造法律,而不是法律创造国王。这主要表明

A.英国国王推行宗教改革,试图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

B.詹姆士一世试图加强立法权,摆脱议会的制约

C.詹姆士一世主张君权神授,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D.国王与议会矛盾激化,资产阶级革命即将爆发

 

查看答案

威廉·布莱克斯通(1723-1780年)在其《英国法释义》中阐述当时英国立法系统时说:“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君主毫无权力胡作非为,而只是‘防止’胡作非为。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作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国王可以批准议会法案

B. 作者主张严格限制王权

C. 英王和议会关系“均衡”

D. 当时英王已“统而不治”

 

查看答案

1831年,英国国会上院否决了首相格雷提出关于扩大下议院选民基础的《改革法案》。在各种压力下,英王支持格雷,并在上院中加入足够多的改革派,使得《改革法案》在1832年终获通过。这表明英国

A. 内阁并未掌握国家实权

B. 政治力量发生了变化

C. 国王仍然掌握国家实权

D. 工人政治权利得到认可

 

查看答案

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这说明英、法、德三国 (     )

A. 议会都居于国家权力中心    B. 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C. 政体都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D. 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权力

 

查看答案

“光荣革命”后,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并对其负责。后来,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于是逐渐过渡到在议会多数派别中遴选大臣。到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大臣们有事先在自己中间协商,协商好了再向女王报告,取得女王认可。这表明英国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

C. 责任内阁制已基本形成

D. 议会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