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隋唐时期,在政府的支持下翻译了大量佛经;唐朝皇帝追尊老子为祖先,玄宗亲注《老子》...

隋唐时期,在政府的支持下翻译了大量佛经;唐朝皇帝追尊老子为祖先,玄宗亲注《老子》,下令所有人家必须家藏一本,开元二十年还以老庄列文取士。这表明此时

A. 佛道二教实现良性融合

B. 道教思想社会基础牢固

C. 儒家思想失去正统地位

D. 政治权力影响思想传播

 

D 【解析】从材料“在政府的支持下翻译了大量佛经”“唐朝皇帝追尊老子为祖先……还以老庄列文取士”中可以看出,由于政府的支持,导致佛教、道教思想得以发展,这表明政治权力对思想的传播有深刻的影响,故D项正确;A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C项错误,儒学仍占据正统地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

A. 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 有相互融合的特点

C. 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 最终达到殊途同归

 

查看答案

孔子的学生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体现了儒学(     )

A. 注重协调人际关系    B. 已经形成完整思想体系

C. 借助礼乐教化百姓    D. 利用伦理维护统治秩序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但都是因应社会变迁,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强调农民要“强力从事”,发展经济;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商鞅主张开垦荒地,制定阡陌(田界)。三位学者的主张都是

A. 完全有利于维护统治者利益

B. 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C. 有利于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

D. 为达成富国强兵、实现统一的目标

 

查看答案

孔子生前并不得志,周游列国如“丧家之犬”; 孟子游说诸国,虽声誉日隆,但是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用;荀子虽然做过兰陵令,但是政治上未有太大建树。这反映了

A. 儒学在诸子时代不是“显学”    B. 儒学因受到政治压制而衰败

C. 儒学对治国安邦无实际效用    D. 儒学与时代需求有较大偏离

 

查看答案

【加试题】马克思被誉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定居伦敦后,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阅读了大量著作、杂志、档案,终于写成了这部被誉为社会科学界“进化论”的著作。1873年,在第二版发行时,马克思曾送了一本给达尔文,达尔文在答谢倌中写道:“我诚挚的希望,我能更透彻的了解政治经济学的深湛而重要的一些问题,使我更为值得接受这本书。虽然我们的研究是十分不同的,但是我相信,我们双方都在热切的企求知识的扩展;而这个终究,必定可以增加人类的幸福。”正如达尔文所说,两人的研宄领域虽然是如此不同,但是他们两人在研宄方法上又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这正是他们两人能够建立友谊的基础。

——整理自章铮《马克思传》等

材料二马克思指出:“在18世纪臻于完舂的牛顿力学是‘大工业的真正科学的基础’”,牛顿在数学上创建了微积分与微分方程,为后来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必要的思想工具和数学手段。……万有引力定律推翻了古人类认为的神之引力,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戴今祖《<原理>:时代的巨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部著作”的名称,分析该著作被誉为社会科学界“进化论”的主要原因,比较马克思和达尔文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宗旨上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牛顿对人类发展做出的主要贡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