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但都是因应社会变迁,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强调农...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但都是因应社会变迁,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强调农民要“强力从事”,发展经济;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商鞅主张开垦荒地,制定阡陌(田界)。三位学者的主张都是

A. 完全有利于维护统治者利益

B. 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C. 有利于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

D. 为达成富国强兵、实现统一的目标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故A项错误;商鞅和孟子都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故B项错误;“强力从事”是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的要求,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商鞅主张开垦荒地,制定阡陌,都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从而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D项与墨子的思想无关,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子生前并不得志,周游列国如“丧家之犬”; 孟子游说诸国,虽声誉日隆,但是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用;荀子虽然做过兰陵令,但是政治上未有太大建树。这反映了

A. 儒学在诸子时代不是“显学”    B. 儒学因受到政治压制而衰败

C. 儒学对治国安邦无实际效用    D. 儒学与时代需求有较大偏离

 

查看答案

【加试题】马克思被誉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定居伦敦后,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阅读了大量著作、杂志、档案,终于写成了这部被誉为社会科学界“进化论”的著作。1873年,在第二版发行时,马克思曾送了一本给达尔文,达尔文在答谢倌中写道:“我诚挚的希望,我能更透彻的了解政治经济学的深湛而重要的一些问题,使我更为值得接受这本书。虽然我们的研究是十分不同的,但是我相信,我们双方都在热切的企求知识的扩展;而这个终究,必定可以增加人类的幸福。”正如达尔文所说,两人的研宄领域虽然是如此不同,但是他们两人在研宄方法上又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这正是他们两人能够建立友谊的基础。

——整理自章铮《马克思传》等

材料二马克思指出:“在18世纪臻于完舂的牛顿力学是‘大工业的真正科学的基础’”,牛顿在数学上创建了微积分与微分方程,为后来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必要的思想工具和数学手段。……万有引力定律推翻了古人类认为的神之引力,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戴今祖《<原理>:时代的巨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部著作”的名称,分析该著作被誉为社会科学界“进化论”的主要原因,比较马克思和达尔文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宗旨上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牛顿对人类发展做出的主要贡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朱熹理学自上而下,渗入民间。宋代义门现象的兴盛与朱熹理学的大力倡导有很大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义门郑氏”,历经宋元明三代传颂不息,在明代更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其孝义治家的大家庭模式和传世家训《郑氏规范》,奠定了它在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郑氏规范》中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家规族训,以及极具特色的教化实践,把朱熹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落实于行动,成为郑氏家族几百年始终坚持不懈的传统,在乡里传为美谈,并且在乡里间形成良好的睦邻氛围。因此几百年来,历经多次战乱,义门郑氏仍在浦江县保存下来,这一奇迹自有它深厚的社会土壤。

材料二:伏尔泰歌颂理想,推崇文明,希望在清除迷信的“神示宗教”之后,建立起充满理性、自然和道德的“理性宗教”。他认为朱熹理学是“理性宗教”的楷模,是唯以德教人,“无需求助于神的启示”。他在《查第格》这部哲理小说中说,中国的“理”或所谓的“天”,既是“万物的本源”,也是中国“立国古老”和文明“完美”的原因。他觉得中国人“是在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这种以道德规范为准则,使天赋与理性、文明的发展与理性的进步、历史的前进相统一的“理性宗教”是伏尔泰坚定不移的信仰。

   ——程利田《朱熹理学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兼论中国文明对西方文明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学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推崇朱熹的哪些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顾炎武(1613—1682)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他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他认为当务之急在于探索“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强调学问不仅要修诸身心,更要达于政事。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张穆《顾炎武年谱》

(1)根据材料,概括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顾炎武思想主张形成的历史背景

 

查看答案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思想随时代的发展被人们赋予新的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清朝学者赵翼的《陔余丛考》,对历代正史中受儒家伦理熏陶而累世同居的、并受政府褒奖的孝义之家的代表人物进行统计,以宋朝的人数最多。(转引自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P.166)宋代士绅阶层人数增多,常常通过教育进行规训,以家规、家礼、族规、乡约之类的规定,通过童蒙读物的传播,甚至通过祭祀以及仪式中常常有的娱乐性戏曲、说唱,把上层人士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广泛地传递到了民众之中……(摘引自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材料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共同的政治经济背景。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期怎样推动理学思想逐步深入到古代中国社会各地区、各阶层的?

(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对于维新变法在理论上的贡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