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 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A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批判君主专制制度,起到了早期思想启蒙的作用,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和实践有一定的影响,A选项“走向近代化的先声”就是这种作用的表现,故A选项正确;明清之际儒家思想仍然占主流地位,故B选项错误;明清之际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故C选项错误;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与发展,但不是新理学思想体系,故D选项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顾炎武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段言论体现了

A. 儒家传统“天下为公”的思想

B. 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C. 对理学“灭人欲”思想的批判

D. 经世致用的新思想

 

查看答案

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如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这表明他

A. 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    B. 肯定三纲五常是理想的社会秩序

C. 具备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    D. 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查看答案

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这反映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 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

C.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

D. 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宋代,佛教认为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是幻相,儒学家反对这种观点。在宋代儒学家看来,理解世界本原的核心概念应是

A. 善和德

B. 仁和礼

C. 理和气

D. 知和行

 

查看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学者多以注疏先秦经文为首务,宗派林立,互诘不休。至唐,朝廷下令撰修《五经正义》以去“异端邪说”,并纳入科举考试范围。这一举措

A. 加强文化专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B. 导致宋明儒学家的因循守旧

C. 统一经学,提高了儒学政治地位

D. 有利于儒学与其它思想融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