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齐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

《齐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这些学生入同文馆之后,……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材料说明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

A. 洋文学科的增设    B. 顽固势力的反对

C. 社会观念的落后    D. 大家子弟的谨慎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这些学生入同文馆之后,……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极其保守,从而导致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故C项正确;ABD项是D项表现,故不选。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严复认为宋代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知其时之风俗之心不足以行其政,今日变法如果不从根本上痛下功夫,必然会重蹈王安石的覆辙。为此,严复提出的变化主张可能是[

A. 立宪法、改官制、定权限

B. 修铁路、办船政、建设海军

C.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D. 倡民主、谈科学、写白话文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人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 明末清初“工商皆本”的意识

B.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主张

D. 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口号

 

查看答案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为了。该变化反映了(        )

A. 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 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 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 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查看答案

近代出版的《国民公报》曾刊文评论学生说:既可同板凳而坐,安可不同床而觉?什么男女同校,明明是送子娘娘庙……”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守旧的人抵制新思想                 B.近代中国社会风气很差

C.青年学生自制力很差                 D.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学者概括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想发展历程(  

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