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乌青镇(乌镇)南北各与钱塘江和太湖相通,又与京杭大运河相贯连。明成化、弘治年间,...

乌青镇(乌镇)南北各与钱塘江和太湖相通,又与京杭大运河相贯连。明成化、弘治年间,“宛然府城气象”,清乾隆朝乌镇“升平既久,户口日繁”,成为江南市镇中人口最多的大市镇之一。乌镇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A. 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C. 纺织业发展最迅速

D. 政府赋税重要来源地

 

A 【解析】根据“乌青镇(乌镇)南北各与钱塘江和太湖相通,又与京杭大运河相贯连”,说明乌镇交通位置优越,通过钱塘江、大运河的长途贩运贸易发达,促进乌镇发展,故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黄宗羲这段话的主旨是

A. 指明内阁成员无宰相之名实

B. 批评太监干政

C. 指明内阁成员只是批答奏章

D. 批评皇权过重

 

查看答案

我生不有命在天一语见载于《尚书·西伯戡黎》此语乃殷大臣祖伊深感周邦对殷王朝已构成巨大威胁而奔告于纣时纣对祖伊说的话。它反映出殷商时期    

A.天子成为君主称号  B.存在君权神授观念

C.纣王权威受到质疑  D.萌发天人感应学说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天演者,即进化之谓也。该理论认为万物均按“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变化。联系甲午战争后国家危亡的状况,严复向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指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

严复翻译《天演论》的政治目的,就是用进化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理,反对顽固派的保守思想,向国人敲响祖国危亡的警钟。严复相信赫胥黎关于生物发展的规律,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认为世界是一个大竞争的局面,在竞争中,谁最强横有力,谁就是优胜者,谁就能生存,否则就要灭亡。

因此,此书一出,使当时处于“知识饥荒”时代的中国知识界如获至宝,并产生振聋发聩的广泛影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梁启超读到《天演论》译稿,未待其出版,便对之加以宣传,并根据其思想做文章了。

——摘编自吴晖、俞松《一本书影响了几代人》

(1)依据材料指出严复对赫胥黎的进化论有何突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中国近代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后,一直遭到主要西方国家的排斥,没有真正进入国际社会,这不仅有损于苏联的国家利益,而且会严重阻碍世界局势的正常发展。3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給苏联提供了重返国际社会的机遇。苏联首先向一直未与之建交的美国传送建交的意愿。罗斯福就任总统不久,即向苏联政府提议正式举行建交谈判。不久,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还趁此机会,同西班牙、匈牙利等一系列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3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对国际联盟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从支持德国打破凡尔赛体系转为支持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1933年11月,法国外长巴尔都向苏联大使提出苏联参加国际联盟的建议,希望争取苏联进入国际联盟,以国联的力量来抑制德国。在得到苏联同意后,他又做了大量工作。1934年9月苏联正式加入国际联盟。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斜,概括苏联重返国际社会的表现。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30年代苏联重返国际社会。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5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对“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做出明确划分,我国城乡二元分离的户籍结构由此开始,国家严格限制人口流动。

198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自理口粮户口属于非农业户口,之后又实行当地有效城镇户口。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居民身份证制度的实施使人口管理开始走向科学化与现代化。1997年国务院转批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放开农村人口的落户限制,规定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享受同等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权利。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

——摘编自任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户籍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户籍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