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胡适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

胡适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树断了”是指推翻了封建制度

B. “树墩”是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C. “树墩”是指封建正统思想

D. “可以萌发”指民主共和观念的滋长

 

C 【解析】胡适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比作了大树,大树的树墩指的就是封建的正统思想,而树断了则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A选项错误,推翻的是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文化层面;C选项说法正确;D选项错误,可以萌发指的是复辟帝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使其他文明不得不效仿它。中国近代能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事件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后,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放弃占领辽东半岛的警告。与此同时,三国军舰在日本海面游弋,对日本进行武力威胁。这说明

A.列强争夺中国矛盾激烈            B.列强武力调停中日矛盾

C.俄、德、法建立了军事同盟         D.列强灭亡中国行动开始

 

查看答案

近代一首《竹枝词》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该诗涉及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B.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     

C.义和团运动       甲午战争           

D.洋务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近,一些学者针对史学界长期存在的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观点提出质疑。指出义和团运动针对铁路和电线杆的破坏,并不是单纯的发泄,或者对西方文明的“敌视”,而有现实的原因。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到涿州后,为阻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另,切断清军、联军的交通与通讯,也是义和团破坏电线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观点说明,在评价历史事件时要

A.根据立场确定观点                 B.坚持采用革命史观

C.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D.正确对待西方文明

 

查看答案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