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甲午中日战争后,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放弃占领辽东半岛的警告。与此同时,三国军...

甲午中日战争后,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放弃占领辽东半岛的警告。与此同时,三国军舰在日本海面游弋,对日本进行武力威胁。这说明

A.列强争夺中国矛盾激烈            B.列强武力调停中日矛盾

C.俄、德、法建立了军事同盟         D.列强灭亡中国行动开始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其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因此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照会,并以武器强迫日本放弃侵占辽东半岛,日本被迫同意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向清政府勒索白银3000万两作为“赎辽费”。由此可知列强在侵略中国矛盾的激烈,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一首《竹枝词》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该诗涉及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B.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     

C.义和团运动       甲午战争           

D.洋务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近,一些学者针对史学界长期存在的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观点提出质疑。指出义和团运动针对铁路和电线杆的破坏,并不是单纯的发泄,或者对西方文明的“敌视”,而有现实的原因。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到涿州后,为阻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另,切断清军、联军的交通与通讯,也是义和团破坏电线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观点说明,在评价历史事件时要

A.根据立场确定观点                 B.坚持采用革命史观

C.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D.正确对待西方文明

 

查看答案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查看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A. 战争赔款太少

B. 鸦片仍然不能输入

C. 清政府不听话

D. 外国商品销量有限

 

查看答案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抗日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