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 宗法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家”与“国”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国家可以看做是宗法家庭的扩大,A项正确。世袭制是指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B。分封制是指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保卫周王室,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C。禅让指统治者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 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 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 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

D. 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查看答案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

从汉至元,皇权不断加强,请用宰相职能变化的史实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史中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指出16—19世纪中国科技落伍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

——摘编自丁建宏《德国通史》

(2)据材料二说明德国此时发展科技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材料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3)据材料三,列举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的所有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

材料2: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材料3: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我们认为中国不仅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材料4:“神舟七号”的研制从一开始就处于航天技术前沿,使用了大量现代高科技成果,实现了技术大跨越,飞船性能可与美俄现代飞船相媲美。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和材料2概括我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的原因。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3中,袁隆平用什么科学成果解决了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

(3)以上材料中体现的我国科技成就产生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