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的所有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

材料2: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材料3: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我们认为中国不仅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材料4:“神舟七号”的研制从一开始就处于航天技术前沿,使用了大量现代高科技成果,实现了技术大跨越,飞船性能可与美俄现代飞船相媲美。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和材料2概括我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的原因。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3中,袁隆平用什么科学成果解决了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

(3)以上材料中体现的我国科技成就产生了什么影响?

 

(1)苏联不肯援助我国研制原子弹,我们靠自力更生、汲取国际成果研制成功。说明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无论环境怎么恶劣,我们都能完成别人能完成的所有事情。 (2)水稻杂交技术。 (3)原子弹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振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杂交水稻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对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载人航天飞船上天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一主要表达了苏联不肯援助我国研制原子弹,而材料二主要表达了中国要靠自力更生研制原子弹,所以综合起来就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靠自己也能解决很多问题之类的答案均可。 (2)袁隆平的科研成果是杂交水稻,所以隆平是用水稻杂交技术解决了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 (3)本问就是要分别回答出原子弹研制成功的影响、杂交水稻研制成功的影响、载人航天飞船上天产生的影响,分别回答即可,例如,原子弹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振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防力量,对于巩固新生的政权具有重要的意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0年9月20日,我国电力装机9亿瓦标志性机组——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一号机投入商业运行……而中国掌握核技术开始于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文革期间

D. 20世纪80年代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这条“红色巨龙”最有可能是指

A. 东方红一号卫星

B.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C.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D.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

 

查看答案

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第一、二次科技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①“两弹一星”

②“万能蒸汽机”

③杂交水稻“南优2号”

④有轨电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2011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情况,强调核电发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并决定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暂停审批核电项目。下列有关我国发展原子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1956年把原子能列入全国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B.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建成的第一座核电站

D.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建成的第一座核电站

 

查看答案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实现了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 1964年,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B.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 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D.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