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诗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诗)“健儿宁都死,壮士耻为儒”(杜甫诗)反...

唐诗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诗)健儿宁都死,壮士耻为儒(杜甫诗)反映出时风对文事的鄙薄.宋代儿童启蒙教育读本《神童诗》开篇却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反映了宋代

A. 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B. 科举制不断走向公平公正

C. 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D. 重文轻武引发价值观念变化

 

D 【解析】试题分析:唐至宋代中央集权是在不断强化,但是与题意并不相关,故A项错误;科举制不断走向公平公正与材料中涉及对文事的鄙薄到重视的转变,体现不明显,故B项错误;唐宋时期文化事业都较繁荣,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宋代采用重文轻武,给与引导使得从戎轻文到宋代时期态度的转变,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

A. 削弱皇权    B. 缩小地方权限    C. 加强皇权    D. 扩大地方权限

 

查看答案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二十四节气最早定于历法的是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汉武帝年号)历》。当时的中枢权力体系为

A.

B.

C.

D.

 

查看答案

《唐六典》规定中书、门下两省长官“佐天子而统大政”。以下关于唐朝中央决策机制的评述正确的是

A. 唐朝中书省上承天子,下统六部

B. 门下省负责诏令的起草以及执行

C. 以皇帝和中书、门下两省为核心

D. 皇权至上,完全不受相权的制约

 

查看答案

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 丞相制与刺史制

B. 郡县制与刺史制

C. 皇帝制与封国制

D. 皇帝制与郡县制

 

查看答案

在中央,皇位由私家世袭,地方由异姓非世袭官僚管理。这种制度是指

A.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B. 三省六部制度

C. 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

D. 科举选官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