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六典》规定中书、门下两省长官“佐天子而统大政”。以下关于唐朝中央决策机制的评...

《唐六典》规定中书、门下两省长官“佐天子而统大政”。以下关于唐朝中央决策机制的评述正确的是

A. 唐朝中书省上承天子,下统六部

B. 门下省负责诏令的起草以及执行

C. 以皇帝和中书、门下两省为核心

D. 皇权至上,完全不受相权的制约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据所学知识可知,尚书省下设六部,故A项错误;中书省负责诏令的起草,尚书省负责执行,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书、门下两省长官‘佐天子而统大政’”可得出以皇帝和中书、门下两省为核心,故C项正确;D项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特征,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 丞相制与刺史制

B. 郡县制与刺史制

C. 皇帝制与封国制

D. 皇帝制与郡县制

 

查看答案

在中央,皇位由私家世袭,地方由异姓非世袭官僚管理。这种制度是指

A.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B. 三省六部制度

C. 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

D. 科举选官制度

 

查看答案

杜甫24岁时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留下《望岳》一诗,其中写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齐鲁”之称源于

A. 西周分封制

B. 西周宗法制

C. 嫡长子继承制

D. 九品中正制

 

查看答案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分封制度的崩溃

C.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礼乐制度的破坏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于是,大家觉得很有必要给这种思想体系安个名称……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正确思想体系叫做“毛泽东思想”,绝不是说“毛泽东思想”就完全是我一个人的思想。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当然,在这种正确思想体系里面,我的东西可能要多一点。

——毛泽东

材料二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梁柱《毛泽东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材料三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四邓小平审阅向十四大作的政治报告稿时,郑重指出:“报告稿中讲我的功绩,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可以体现以我为主体,但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报告对我的作用不要讲得太过分,一个人、几个人,干不出这么大的事情。”

——《〈论党〉与刘少奇的晚年悲剧》

(1)根据材料一,请概括出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出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的时期及其该时期的重大理论成果。

(3)材料二中标志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献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形成的理论成果分别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

(5)说明材料一和四体现了毛泽东和邓小平怎样的个人品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