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艺术家、画家、雕塑家以及诗人、音乐家、剧作家、小说家,他们都在拒绝旧习惯,传达...

艺术家、画家、雕塑家以及诗人、音乐家、剧作家、小说家,他们都在拒绝旧习惯,传达他们对世界的想象,而非容易被理解的客观真实。这种强调主观感受的潮流被称为(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从“拒绝旧习惯”“而非容易被理解的客观真实”可知该类作品的特征为非传统、非理性,这符合现代主义的特征。而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浪漫主义则反理性,反封建,印象主义则强调瞬间印象,皆可排除。所以综上可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 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查看答案

陈独秀在1921年发表《青年的误会》一文,其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

A. 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 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

C. 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 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查看答案

“不合时宜,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表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苏(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时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进化论思想冲击了中国传统

B. 启蒙思想推动中国教育变革

C. 西方宗教思想传入中国

D. 程朱理学思想传入西方

 

查看答案

张之洞在《抱冰堂弟子记》中这样追述写作《劝学篇》(1898年4月撰写)的原委:“自乙未后,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佥壬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这表明张之洞

A. 代表新旧不同的势力

B. 对西方先进技术失去信心

C. 寻找挽救民族危亡的新出路

D. 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

 

查看答案

永乐九年(1411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扮者与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 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的治国理念

B. 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C. 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从此改变

D. 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