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药学家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自释其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药学家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自释其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诗源自中国古代一部文学作品,此作品的艺术特色是

A. 浪漫主义

B. 古典主义

C. 现实主义

D. 自然主义

 

C 【解析】《诗经》属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古典主义,在艺术上主要是指对包含希腊及古罗马的古典时代文化的高度认同,古典主义将古典时代的品味作为标准,并试图模仿其风格,与材料中“源自”不符,故B项错误;这首诗出自《诗经·小雅·鹿鸣》,《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故C项正确;自然主义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 重实用

B. 重理论

C. 重民众

D. 重实验

 

查看答案

“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 对西方科技产生爆炸性影响

B. 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 使世界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

D. 中国文化重人伦、轻自然的传统

 

查看答案

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椎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在此,王夫之

A. 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

B. 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

C. 阐强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D. 否定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沦

 

查看答案

顾炎武批评明代学风弊病说: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

A.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              B.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C.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D.强调独立思考,有所创新

 

查看答案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牲),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

B. 民为邦本

C. 天下为公

D. 民贵君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