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2—1903年,英、美、日先后与中国签订《通商航行条约》,规定华商在各处设...

1902—1903,英、美、日先后与中国签订《通商航行条约》,规定华商在各处设厂制造须与洋商在通商口岸设厂一样,由海关征收“出厂税”。这一条款的施行

A. 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海关税    B. 不利于中外企业间公平竞争

C. 净化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    D. 结束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B 【解析】“规定华商在各处设厂制造须与洋商在通商口岸设厂一样”即允许列强在中国各处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向中国的资本输出,更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而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B正确,C错误;A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是在1912-1919年间,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故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吐鲁番地区曾出土若干份唐代租佃契约,上面写有田主、租田人和知见人,还有租种期限、租田数目和田租数额,田租有分成制和定额租制。这种租佃契约

A. 阻碍了小农经济继续发展    B. 限制了地主对农民的盘削

C. 加强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    D. 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

 

查看答案

据记载,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之前,私人冶铁工业生产的铁器,质量精良且价格不高;而在实行盐铁官营制度后,“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材料表明

A. 盐铁官营影响了百姓日常生计

B. 官营经济的工匠技术水平低下

C. 盐铁官营制度无益于国计民生

D. 盐铁官营不利于经济良性发展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

A. 《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 《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强国,被人不安的看作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好斗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投以贪婪的目光、即将被瓜分的弱国。这里的改变主要是指(  )

A.建立了一种统一的、全能的结构,并将其扩展至全国

B.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将统治权力交给人民,保障个人权利,恢复自由市场秩序

 

查看答案

19世纪后半期,晚清通过整顿士气和经世致用来恢复统治秩序出现了“同光中兴”。但这里所谓的“中兴”没有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内涵。材料中的“内涵”主要指

A.向近代化的转型             B.中央集权的重建

C.社会性质的转型             D.民主制度的建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