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是中...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其治下西汉国力最为强盛史称“孝宣之治”,又称“孝宣中兴”。巫蛊之祸发生时,襁褓中的刘病已也被收系郡邸狱,后元二年(前87年)遭赦,在民间抚养。汉武帝遗诏养于掖庭,并令宗正录其属籍。

刘询少时多到京都三辅了解民情,这对他的施政有直接影响。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贤臣循吏辈出,著名的有麒麟阁十一功臣。宣帝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在对外关系上,宣帝于本始二年(前72年)联合乌孙大破匈奴,而后匈奴呼韩邪单于率众来朝称臣。神爵二年(前60年)平定西羌,并置金城安置降羌。同年设西成都护监护西域各国,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宣帝治国的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宣帝能成为一代贤君的原因。

 

(1)成就:吏治请明,贤臣辈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稳固边境,开鼎拓士。 (2)原因:少时经历次坷,了解民情;励精图治,重视史治;治国想想多元,以“霸道”“王道”杂治。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励精图治,选贤任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吏治请明,贤臣辈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稳固边境,开鼎拓土等方面概括汉宣帝治国的成就。 (2)本题根据材料“刘询少时多到京都三辅了解民情……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了解民情、励精图治、治国想想等方面分析汉宣帝能成为一代贤君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回望过去,美国人发动的那场战争给阿富汗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安全局势恶化,始终是困扰阿富汗发展的最大问题。美国等国以“反恐”为名,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发动军事打击,致使塔利班政权垮台。但时至今日,阿富汗的安全局势依热没有明显改善。塔利班和其它式装组织的活动相当猖獗,一些地区时常发生爆炸和自杀式袭击事件。根据联合国数据,今年以来已有近6000名平民在各类恐怖暴力袭击中伤亡。

大批农民抛下耕地逃离家园,流离失所。政府推动的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进行。根据阿富汗政府的数据,该国的失业率已达到40%,有接近40%的人口生在贫困线以下。该国的经济和财政收入被迫严重依赖于国际援助。

——《阿富汗战争爆发15周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的背最。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富汗战争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德国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的程度严重,同时容克责族势力过于强盛,这些极具侵略扩张性的权势集团责助了纳粹分子,促成了希特勒上台执政并在战争中给予纳粹政权不建余力的支持。西方盟国占领西部德国后,他们拆除德国具有军事潜力的工业设施,这仍然是传统的消极的解决德国问题的方法;打破德国纳粹时期自给自足的封闭的经济体系,使德国经济重新回到世界经济体系中来,与前者相比,这显然是较为积极的建设性的手段;废除卡特尔、辛迪加、康采恩和托拉斯等垄断组织,在这一方面,西方盟国甚至在重工业领域还进行了社会化和职工参与共决的有益尝试;鼓励和帮助西占区建立独主工会,希望工会成为一支促进经济民主和社会稳定的独立力量,抑制权势集团.

——摘编自张沛《凤凰涅架——德国西占区民主化改造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西方盟国改革德国经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经济改革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解读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必须经一个过渡时期。少奇同志认为新中国是一个“产业落后,发展又不平衡的大国”,“从实际看,当时我国工农业基础相当薄弱,现代工业只占工业的30%,而且我国旧有的工业是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工业,经济上不能独立……农业也十分落后,分散的、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摘编自《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

材料二安徽省滁县地区在最初的农村改革中,相当一批农村基层干部对改革抱观望态度。改革的领导者及时规定了在农村这场大变革中干部的身份、报酬不变,报酬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提高。……在这项改革试点中,广东、福建等省的口粮销售价提高一倍左右,但是由于对居民发放了相应的补贴,加以适当的宣传解释工作和其他配套措施,结果消费者情绪基本稳定,没有发生山火动荡。……加快企业改革的步伐,使企业成为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经营自主权的、真正自负盈亏的基本经济单位,是增加微观层次对区北对改革的承受力,分散国家所承担风险的重要措施。

——摘编自《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经济角度说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心须一个过渡时期”。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体制改革中体现出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原则的意义。

 

查看答案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里说:当时苏联领导和他自己在走向“解冻”的同时,又有担心,生怕“解冻”引起洪水泛滥,局面难以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 引起了社会动荡

B. 只能在旧体制内徘徊

C. 面临巨大的阻力

D. 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