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捐款助剿,1853年9月清政府开始推行厘金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捐款助剿,1853年9月清政府开始推行厘金制度。首先在扬州里下河设局劝捐,其按亩起捐自2n-80文不等;同时对米行商贾推行捐厘之法。而后在扬州仙女庙、邵伯等镇米行开设厘局,“规定每米一石捐钱50文助饷”。此后,抽厘的地域迅速扩大. 1862年已基本推行于全国。厘金最初分为两种,即行厘(通过税)和坐厘(交易税),后来捐厘的名目繁多。抽取的办法,各省也有各省的规定。最初,有的省份对货物在起运地征收一次厘金,后来各省对转运途中的货物重复征课。“厘卡之多,犹不止于税关之数,使得弹丸之地,此去彼来,商民无所适从,应接不暇。”清政府虽多次议裁,但因其是政府的重要税收来源而未能取消。直到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最终将其废除。

                             ——摘编自盖海萍《厘金制度的兴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实施厘金制度目的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厘金制度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1)目的:筹措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军费。 特点:征收区域不断扩大;名目繁多、重复征税;关卡林立、厘金繁重;征税随意性大。 (2)增加了财政收入;加重了人民负担;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1)第一小问,由材料中的时间1853年和“为捐款助剿”,可知实行厘金制度的目的是筹措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军费。第二小问,有材料中的“抽厘的地域迅速扩大, 1862年已基本推行于全国”可得出征收区域不断扩大;由“厘金最初分为两种……后来捐厘的名目繁多……有的省份对货物在起运地征收一次厘金,后来各省对转运途中的货物重复征课”,可得出名目繁多、重复征税;由“厘卡之多,犹不止于税关之数”,可得出关卡林立、厘金繁重;由“抽取的办法,各省也有各省的规定”,可得知征税随意性大。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财政收入、人民负担、商品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比,试看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俄国如何?美国如何?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指出“非凡的改革方案”的局限性

(2)材料二中梁启超发出“惭愧无比”的感叹,与同一日期的日本比较,请分析造成中日差距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改革的成败,你认为改革的成功需要哪些因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官壅于天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范仲淹《鉴于诏条部东十事》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材料二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蔽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 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富者田连阡陌、“夷狄骄盛”、“寇盗横炽”分别指什么?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造成 “士、吏、农、商”“纷纷扰扰,莫安其居”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查看答案

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表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

B.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

C.俄国逐步实行了现代化

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俄国一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经判处它的死刑。对这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农奴制度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的工业革命进程

农奴制度成为影响俄国国家安全的重要隐患

废除农奴制度成为俄国人的共识农奴的悲惨处境得到知识分子的同情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