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重义轻利”;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由此可见,两位先哲...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重义轻利”;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由此可见,两位先哲相似点是

A. 批判精神

B. 自由观念

C. 加强个人修养

D. 公民意识

 

C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为政以德”是指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重义轻利”是指道德、原则等凌驾于利益之上;“美德即知识”是指强调知识的作用,道德行为以知识为基础;故可知两者都强调道德的作用,主张加强个人修养,C项正确。题干反映了孔子和苏格拉底提倡或重视的方面,没有涉及他们批判的方面,排除A。孔子倡导的是周礼,讲究等级秩序,长幼尊卑;而苏格拉底倡导的人性的平等、自由,排除B。孔子维护封建礼教,倡导周礼,具有的是臣民意识,而苏格拉底主张个性解放和个人价值,注重人的个性,具备一定的公民意识,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孟子·离娄上》中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中也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

A. 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

B. 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

C. 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D. 强调治国是治家的重要基础

 

查看答案

1960年代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一卷文书,是唐景龙四年(公元710)一名叫卜天寿的12岁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是抄写《论语·郑氏注》,抄写完后,卷末附了一首打油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池,明朝是贾日,早放学生归。”这份文书的史料价值在于证实

A. 《论语》上升为经的时间是在唐代    B. 五言诗起源于唐代西北地区民间

C. 儒家文化在当时吐鲁番地区流传    D. 科举制与唐诗繁荣存在因果关系

 

查看答案

下面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东汉的《九章算术》——中国古代数学理论形成

B.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推动资产阶级人文思想的传播

C. 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中记载西方兴修水利的方法——中国近代科技形成

D. 清中期京剧的形成和繁荣——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查看答案

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 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查看答案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兴办的精类教育学校,女性数量很少,她们学习为教土所反对的“一文不值的事物一一古典学”,也被鼓励掌握历史,学习骑马、跳舞、唱歌以及诗歌鉴赏等,但是她们不能学习算术和修辞。这类学校兴起于

A. 古罗马时期    B. 文艺复兴时期

C. 启蒙运动时期    D. 工业革命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