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爱人不亲,反(反思)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爱人不亲,反(反思)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杨伯峻《孟子译注》

材料二汉代政制,三代以下称美,关健即在于吏治队伍中存在一个由通经入仕形成的儒生群体。他们“学大义,以道事将”,或在朝美政,或在乡美俗,是汉代政治中的清流。

——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

材料三宋代儒家复兴,范仲淹所倡导的“以天下为己任”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范.成为此后“士”的新标准。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四儒家伦理道德在实践中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病态灵魂的扭曲的人,为君主专制主义提供了最基本的社会条件,其最终归宿仍然不免是虚伪和“吃人”,决不可能把社会引向理想境界。

——刘泽华、张分田《论儒家的理想国》

(1)材料一反映了孟子的哪些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儒生群体所发挥的作用及其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儒家复兴”的背景和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对材料四中的观点持何种态度,并说明理由。

 

(1)思想:自我反省(反求诸己);加强道德修养。 (2)作用:净化吏治;推行德教。 背景:汉武帝重用儒生;大力兴办教育;推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3)背景:儒学危机;三教融合;宋代重文轻武,大力发展科举。 表现:程朱理学的产生;士阶层的社会担当意识增强。 (4)评分标准:可以赞同,或者反对,或者另有观点都可。 示例一:赞成该观点。 理由: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思想,强化了军权;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示例二:该观点是片面的。 理由:儒家伦理道德除维护君主专制政体外,对道德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比如理学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学的发展演变。从先秦儒学、汉代儒学、宋明理学等方面来分析考查知识点。 (1)从材料“爱人不亲,反(反思)其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中可以概括出答案。 (2)从材料“在于吏治队伍中存在一个由通经入仕形成的儒生群体”““学大义,以道事将”,或在朝美政,或在乡美俗”中可以得出汉代儒生群体所发挥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汉武帝的政策、儒学教育的发展和当时选官制度等方面来分析出汉代儒生群体所发作用的背景。 (3)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理学兴起的背景方面来分析出“宋代儒家复兴”的背景。根据材料“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4)首先从材料“儒家伦理道德在实践中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病态灵魂的扭曲的人,为君主专制主义提供了最基本的社会条件”中概括出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这个观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 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 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 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查看答案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查看答案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查看答案

朱熹和王阳明对“天理”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A. 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B.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 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D. 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查看答案

南宋时期,在朱熹等人的影响下,出现了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等。葛兆光先生也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就是《家礼》。”这最能反映

A. 理学的核心是礼教

B. “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C. 理学思想的生活化

D. “知行合一”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