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孔子相貌究竟如何?司马迁在《史记》里是这样描绘的:“其颡(额头)似尧,其项(脖子...

孔子相貌究竟如何?司马迁在《史记》里是这样描绘的:“其颡(额头)似尧,其项(脖子)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在他看来,孔子类似圣人,却又不及圣人。而在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中,孔子头扎儒巾,双目前视,须发飘逸,雍容大度,双手作揖,谦卑有礼,透出圣人的智慧。对两则史料,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 《史记》的年代距孔子较近,可信度比较高

B. 《孔子行教像》属一手史料,较为真实可信

C. 两者都带有主观性,都不能真实的反映孔子的形象

D. 研究作者的时代及其思想有助于厘清孔子形象变迁

 

D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发展情况。司马迁是汉朝的人,而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相对来说,年代也不算很近,不能说可信度比较高,所以排除A;画家画出的画像并不一定是一手史料,排除B;司马迁将孔子与尧、皋陶、子产、禹等人进行相比,可见司马迁对孔子给予很高的评价,而吴道子更是直接将孔子打扮成圣人。这两者虽然带有主观性,但是都能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儒家学者的角度对孔子进行高度评价,这也反映了不同时代人对孔子不同的看法,所以答案选D,排除C。 点睛:本题实际上考查了唯物史观。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历史人物有不同的看法,这就反映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下田弃圳);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查看答案

据清人顾栋高统计,春秋一代,国君被杀的有33位,周天子被赶出国都的有3人。诸侯国君被赶下台的有12君,卿大夫据封地叛国有6人,以武力从外面打进国都夺权有3起。材料现象最能说明

A. 周天子丧失“共主”地位

B. 宗法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

C. 诸侯间争霸战争日趋激烈

D. 分封制已不适应形势需要

 

查看答案

商朝设立了“三风十愆”罪,是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指巫风二:舞、歌;淫风四:货、色、游、畋(打猎);乱风四: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年高德劭、素孚众望者之称)、比顽童(愚钝无知的人),合而为十愆。”这说明

A. 商朝官吏腐败现象非常普遍    B. 商朝统治者推行以德治国

C. 商朝重视培育良好社会风气    D. 政府对百姓加强教化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许倬云著作中载:“周人克商,又承认商人曾克夏。这一连串历史性的递嬗,代表了天命的交接,代表了一个文化秩序的延续。”在此作者认为

A. 周取代商才是众望所归    B. 商王是华夏文明正统继承者

C. 西周统治观念出现变化    D. 西周建立是华夏文明的延续

 

查看答案

人文主义精神是推动欧洲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充满神奇,却绝无比人更神奇者。

——沙罗克里斯(古希腊悲剧家)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知道得越多,才知知道得越少。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

材料二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材料三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四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1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

——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斯·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内涵,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在把“欧洲从中世纪引向……近代世界”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