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为某时期的中枢权力体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最终形成于明清时期 B....

下图为某时期的中枢权力体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最终形成于明清时期

B. 宰相之间牵制明显减弱

C. 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D. 门下省负责诏令草拟

 

C 【解析】该体系图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该制度是分散、削弱宰相的权力来加强皇权,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最终形成于唐朝而非明清时期,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宰相之间牵制明显加强而非减弱,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不负责诏令草拟,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决策正确性和行政效率;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与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表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类别

察举制

科举制

依据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方式

长官举荐

自由报考

 

 

A. 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B. 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

D. 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查看答案

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官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官员最有可能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查看答案

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A. 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

B. 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C.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 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查看答案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查看答案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