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C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A、C、D三项的表述均与西周分封制下地方独立性较强,诸侯官位和领土可以世袭的史实不符,故排除;西周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理念,有利于秦汉时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本题应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 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 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 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D.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 个人观念淡漠

D. 专制王权强大

 

查看答案

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

(2)结合两则材料,试分析他们出现差异的原因。

 

查看答案

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材料一18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政治上是特别得天独厚的:那里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后一方面,美国人在殖民地时代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显然起过重大作用,它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选区调整和各选区议员名额重新分配简表

(注:表中取消的143个议席分配给了新兴工业城市、北方郡及苏格兰和爱尔兰)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能够超越英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一中的“重要理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政治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七十年代末起,我多次说,应当对国内国外几次影响很大的革命,包括法国革命、俄国革命、辛亥革命等等重新认识、研究、分析和评价,应该理性地分析和了解革命方式的弊病,包括它给社会带来的各种破坏。……革命确实有巨大的破坏力量,它可以改变人们的存在方式,但是,以为革命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确实是一种幼稚病。……没看到“革命化”与“现代化”之间有非常复杂的关系,特别是其中矛盾和冲突的地方,这一点似乎还没有人仔细谈过,但这却是一个非常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改良、改革,就是和平进化。……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是关门主义,而是和世界沟通的调整和完善。它是对各种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关系逐步进行改良。它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较为缓慢和长期的过程。

——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

国内某些新潮作家……这些人鼓吹“告别革命论”,否定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意义,极力渲染“革命不如改良,改良不如渐进”的观点。在他们眼里,革命等同于破坏,只有改良才能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成果

——王朝柱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评析材料中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