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末年,钦天监依据《大统历》推算日食多次出现错误,1610年再次在推算日外发生...

明朝末年,钦天监依据《大统历》推算日食多次出现错误,1610年再次在推算日外发生日食。有官员认为是“天人感应”“灾异尤甚”,有官员认为是钦天监推测日食方法有误,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传统历法。这表明当时

A. 天人感应的思想被否定

B. 经世致用成为社会思潮

C. 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D. 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传统历法”,说明当时西方科学技术已传入中国。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B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其共同原因是

A. 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 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

 

查看答案

宋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新意,有很大胆的见解,虽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这一现象表明

A. 商品经济勃兴带动文化繁荣

B. 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

C. 民族矛盾尖锐影响学术风气

D. 程朱理学推动儒学实现复兴

 

查看答案

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 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 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

C. 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D. 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

 

查看答案

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他将《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的治乱兴衰。他认为,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认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②制约了君主的肆意妄为

③促进了道教理论的发展

④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北宋《武经总要》介绍了一种工具的用法,“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这种工具的用途是

A. 鼓风冶铁

B. 农业灌溉

C. 斤两测算

D. 方向测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