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中央集权过大了,地方运转不好,那就要放一点权;放权放得太厉害了,容易造成地方各自为政,中央管不了了,那就要收权。……而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方面,则是从宋代起中央集权就高度发达了,其时地方分权最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两千年来一直都在变化,都在不断地调整。

——摘编自凤凰网:周振鹤《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像钟摆一样》

材料二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分析北宋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的背景。简要说明北宋主要是通过哪些官制的变化来实现“中央集权高度发达”的?

(2)材料二“两种不同的政府”、“几个分立的部门”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的理解。

 

背景:接受唐代藩镇割据而造成五代分裂的教训。 变化:①派文官任州郡长官;②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设转运使,将赋税权收归中央。 (2)分别指:中央政府与各州政府;行政、立法和司法等部门。 理【解析】 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相互制约;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既能维护国家统一,又能防止过度集权专制,保障民主。 【解析】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美国联邦和州政府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联系教材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问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北宋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的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影响来回答。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以联系所学,从派文官任州郡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将赋税权收归中央等方面来回答。 (2)联系所学可知,材料二“两种不同的政府”是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几个分立的部门”是指行政、立法和司法等部门。对“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的理解,应当从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的作用来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朝时广东地区的农田种植以水稻为主,到明清时,则出现了“乡民以种稻收薄”,“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的现象,这一变化

A. 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B. 是农作物商品化的结果

C. 是小农经济解体的表现

D. 是重农抑商松动的结果

 

查看答案

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数次由中央政府颂布并推行全国范围的田制,如秦汉的授田制、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陏唐均田制。据此可知,田制所有权属于

A. 国家土地所有制

B.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C. 地主土地所有制

D. 佃农的土地所有制

 

查看答案

当今世界最高的建筑在迪拜,最富有的国家是卡塔尔,最大的上市公司是中国的……甚至连购物这一美国曾经最伟大的运动都已走向全球——世界十大购物中心只有一家位于美国,最大的在北京。上述现象客观上反映出

A. 两极格局的趋于崩溃

B.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 区域集团化扩展

D. 南北贫富差距己缩小

 

查看答案

《欧洲史》中写道,“二战后……仿佛只有欧洲建设速度加快尚可保证本大陆的稳定……欧洲观念就是领导阶层精英人物的观念,这种看法由来已久。”“欧洲观念”带来的影响是

A. 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 彻底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 标志着欧洲完全摆脱美国控制

D. 使欧洲国家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

 

查看答案

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新亚洲政策,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政治”的扩张,但不要“发号施令”。同时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这表明

A. 资本主义阵营发生了深刻变化

B. 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

C. 美国顺应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D. 美国亚洲政策出现根本转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