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朝时广东地区的农田种植以水稻为主,到明清时,则出现了“乡民以种稻收薄”,“将土...

唐朝时广东地区的农田种植以水稻为主,到明清时,则出现了“乡民以种稻收薄”,“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的现象,这一变化

A. 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B. 是农作物商品化的结果

C. 是小农经济解体的表现

D. 是重农抑商松动的结果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变化指的是龙眼、甘蔗、烟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这是农作物商品化的结果,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中的变化是经济作物的种植而和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小农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选项C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未松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数次由中央政府颂布并推行全国范围的田制,如秦汉的授田制、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陏唐均田制。据此可知,田制所有权属于

A. 国家土地所有制

B.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C. 地主土地所有制

D. 佃农的土地所有制

 

查看答案

当今世界最高的建筑在迪拜,最富有的国家是卡塔尔,最大的上市公司是中国的……甚至连购物这一美国曾经最伟大的运动都已走向全球——世界十大购物中心只有一家位于美国,最大的在北京。上述现象客观上反映出

A. 两极格局的趋于崩溃

B.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 区域集团化扩展

D. 南北贫富差距己缩小

 

查看答案

《欧洲史》中写道,“二战后……仿佛只有欧洲建设速度加快尚可保证本大陆的稳定……欧洲观念就是领导阶层精英人物的观念,这种看法由来已久。”“欧洲观念”带来的影响是

A. 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 彻底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 标志着欧洲完全摆脱美国控制

D. 使欧洲国家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

 

查看答案

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新亚洲政策,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政治”的扩张,但不要“发号施令”。同时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这表明

A. 资本主义阵营发生了深刻变化

B. 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

C. 美国顺应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D. 美国亚洲政策出现根本转折

 

查看答案

刘金质在《冷战史》中把冷战分为五篇:冷战的开始(1945~1949)、冷战的扩展(1950~1962)、冷战中的缓和(1963~1979)、冷战再现(1980~1984)、冷战的结束(1985~1991)。下列史实对应错误的是:

A. 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冷战的扩展: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 冷战中的缓和: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

D. 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