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战略紧张的一个方面是中国人担心美国企图遏制中国;同样,美国人...

“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战略紧张的一个方面是中国人担心美国企图遏制中国;同样,美国人担心中国试图把美国赶出亚洲。太平洋共同体建设能够缓解双方的担心。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参与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发展,日本、印尼、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其他主要国家也将能够参与这一体系的建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亚太地区成为中美的战略争夺重点

B. 中国的崛起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C. 太平洋共同体建设消除了中美分歧

D. 新兴力量崛起促成多极化格局形成

 

B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主要描述的是美国人对中国的担心,并没有强调中美在亚太地区的争夺,故A项排出;据材料中“美国人担心中国试图把美国赶出亚洲,太平洋共同体建设能够缓解双方的担心”可知其说明了中国的崛起挑战了美国在亚洲的权威,故B项正确;中美之间存在社会利益与制度的差异,所以两者之间的分歧是无法消除的,太平洋共同体建设仅能起到缓解的作用,无法消除,故C项排出;当前世界格局还没有形成,还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故D项排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最高法院最重要的责任是裁决涉及宪法解释问题的案件,判定某项法律或政府行动是否违宪。这一被称为司法审查的权力使最高法院能够否决联邦或州的法律,如果这些法律在最高法院看来是与宪法相冲突的话。”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最高法院是美国国家权力中心

B. 联邦和各州并无独立的立法权

C. 最高法院统揽国家各级司法权

D. 体现了国家权力的分权与制衡

 

查看答案

罗马共和国时期,只有对“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由此可以说明罗马法

A. 缺乏严格统一的刑罚标准

B. 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C. 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实用性

D. 遵循主观意愿至上的原则

 

查看答案

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这说明当时

A. 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

B. 内阁获得了官吏任免权

C. 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

D. 内阁权势日盛带祸患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 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B. 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 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 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查看答案

1921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这反映出

A. 梁启超坚决反对民主革命

B.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辛亥革命非革命党一己之功

D. 辛亥革命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