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

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这说明当时

A. 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

B. 内阁获得了官吏任免权

C. 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

D. 内阁权势日盛带祸患

 

D 【解析】据材料中“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可以看出材料中主要阐释了各部是内阁的下属,且无法体现六部停止运行机制,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可以得出内阁参与官员的任免,但是官吏的任免权属于皇帝,故B项排除;材料中所述现象时宰相已经废除,故C项排除;据材料中“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表明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 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B. 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 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 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查看答案

1921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这反映出

A. 梁启超坚决反对民主革命

B.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辛亥革命非革命党一己之功

D. 辛亥革命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查看答案

陈立在《白虎通疏证·封公侯》中说:“天子以别子为诸侯,其世为诸侯者,大宗也。诸侯以别子为卿,其世为卿者,大宗也。卿以别子为大夫,其世为大夫者,大宗也。大夫以别子为士,其世为士者,大宗也。天子建国,则诸侯于国为大宗,对天子而言则为小宗。”该材料主要反映出

A. 宗法制维系了统治秩序

B.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特权

C. 分封制加强了地方统治

D. 分封制扩大了统治区域

 

查看答案

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 人民的迫切愿望

B. 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 知识分子的共识

D. 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查看答案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