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国经济统计表 时间 农渔 工矿业 商业运输 房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国经济统计表

时间

农渔

工矿业

商业运输

房租

万镑

%

万镑

%

万镑

%

万镑

%

1801年

7550

32.5

5430

23.4

4050

17.5

1220

5.3

1811年

10750

35.7

6250

20.8

5010

16.6

1720

5.7

1821年

7600

26.1

9300

31.9

4640

15.9

1790

6.2

1831年

7950

23.4

11710

34.4

5900

17.4

2200

6.5

 

 

——根据【英】查尔斯《技术史》绘制

从材料中提取任意两项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每项信息进行说明。

 

信息一:从1801-1831英国农渔行业收入变化不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 说明: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对第一产业影响相对较小,工业革命使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降低。 信息二:工矿业收入急剧增加,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上升。 说明: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对第二产业影响相对较大,工业革命使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上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数据表明农渔行业收入变化不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工矿业收入急剧增加,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上升。结合时间1801-1831年可知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影响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建立之后,顺治、康熙、雍正统治时期,政府明确提出“王政之本在于农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在立法方面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扶持与鼓励。正因为如此,康熙、雍正、乾隆百余年时间里,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该时期封建经济的某种繁荣。

——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演讲大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清朝前期推行的经济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共中央针对土地流转现象而采取的政策。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够得到哪些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据<宋史·食货志》

材料二自耕农是秦汉以后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极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第五十九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孟子·滕文公下》设想的井田制中“公田”和“私田”的含义。试分析《宋史·食货志》中的这一规定是否必然产生大量的流民现象?

(2)结合材料二分析秦汉以来国家历来“积极培植自耕农”的原因。“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小农经济都“尤为关注”,为什么古代政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自耕农“经常分化”的现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有关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统计表(1750---1900年),不能准确得出的结论是

国家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印度

24.5

19.7

17.6

8.6

2.8

1.7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18.5

美国

0.1

0.8

2.4

7.2

14.7

23.6

 

 

A. 两次工业革命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 18世纪以前,中、印生产力水平高于英美

C. 制造业中心有向北美转移的趋势

D. 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工业增长率高于英国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特纳说:“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剑桥大学的学生中是尽人皆知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可供选择的经济学之一……有人开始思考马克思主义者考虑到的问题。”这一时期,剑桥大学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发生兴趣是因为它

A. 指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B. 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些规律

C. 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解决办法

D. 使一些经济学家感受到巨大威胁

 

查看答案

“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1929-1933)所具备的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苏联“对大萧条所具备的免疫力”意指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赫鲁晓夫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