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

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 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

B. 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C. 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

D. 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既体现了中央的意志,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方的舆论,在本质上体现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本身是正确的,但材料不涉及“时代特征”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本身是正确的,但材料不涉及“社会经济水平”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九品中正制也是中央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是有利于中央而非各地区人才的选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律疏议》对官吏贪污贿赂作了严密规定,从而与官吏锉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在当时很多官员看来,“廉慎”思想不仅是一种律例规范,还是一种内在自省和心性追求。这反映了

A. 唐政府注重廉政的制度建设

B. 儒家思想影响了唐代的廉政建设

C. 唐律以提高官员素质为宗旨

D. 廉政是促成唐代繁荣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唐制,凡属皇帝命令,必须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后方可颁行生效。……后来唐朝有的皇帝违反这一制度时,只得将其发诏敕的封袋改为斜封,所书“敕”字,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政事堂研究,虽没有“中书门下之印”,亦请下面马虎承认之。这一规定

A. 三省议政对皇帝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B. 唐朝丞相独揽行政大权

C. 标志唐朝建立二府三司制度

D. 使皇帝再也不能为所欲为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中国较早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这就使得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像日本这样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不可能引入科举制,引进了也无法运作。”该学者重在强调

A. 科举制让世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 日本缺乏科举制的经济基础

C. 科举制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 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

 

查看答案

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这反映出(  )

A.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

B.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

C.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

D.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

 

查看答案

杨师群在《中国历史的教训》一书中说:“皇帝始皇的威权还表现在为民立极,他不但是天下的道德表率、人向的行为楷模,而且要对臣民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作出详尽的规定……因为皇帝不仅是天下最有权势和威严的统治者,还是最聪明、最伟大的圣主。”根据上述材料不能看出秦始皇

A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威严

B承担了思想文化导师的角色

C通过立威和表率实现了对民众的绝对控制

D把专制王权的范畴扩展到新的领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