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
A. 反对郡县制
B. 反对分封制
C. 改革中央官制
D. 建立中央集权制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
B. 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
C. 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D.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秦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邪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当时郡守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 齐郡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C. 齐郡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 烟台是齐郡郡守的封地
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 设三公九卿 B. 修长城
C. 推行郡县制 D. 制定秦法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 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 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 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 人声鼎沸
B. 鼎鼎有名
C. 三足鼎立
D. 问鼎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