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B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之争。甲方是陆九渊的心学,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乙方”即朱熹的理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认知论上提出“格物致知”。A是朱熹的观点,B是陆九渊的观点,C是王阳明的观点,D项程朱理学的观点,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名师点睛】王阳明心学 ①主张: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皆在心。②人人都有良知,良知即心中的天理(这是其思想核心)。③“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②作用: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书》曰:“及窦太后崩,武安君田蚡为丞相,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这说明

A. 儒家学说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B. 儒家学说成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重要标准

C. 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治国理政的唯一思想

D. 儒家思想成为丞相对抗君权的有力工具

 

查看答案

关于科举考试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打破了门第限制

B. 削弱了皇权

C. 有利于选拔人才

D. 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与“焚书坑儒”相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高明之处是

A. 加强思想控制,维护封建统治

B. 舆论压制、利益驱动

C. 暴力高压

D. 提倡君权神授

 

查看答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学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

A. 爆发了“七国之乱”,社会动荡,“仁政”受到欢迎

B. 专制主义体制刚刚建立,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

C. 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上的“大一统”作为根基

D. 道教兴起,佛教传人,儒家学说受到挑战

 

查看答案

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宣帝即刻下诏书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这反映出时人相信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春秋大一统”

C. “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

D. “因果报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