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

《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A. 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 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C. 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D. 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

 

B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诗经》教言圣人之志,《尚书》教行圣人之事,《仪礼》教圣人之行,《乐经》教和圣人言,《春秋》教圣人微言大义。由此可见荀子论证的是儒家经典独特的社会教化教育功能。故选B。A、C是材料内容,与题目要求不符;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 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 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 孔子仁者爱人思想

 

查看答案

表现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影片《墨攻》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今天,墨子的思想又重新引起世人关注。墨子坚决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非攻”;但同时他又在《墨子》一书中详细解析了战国时期城防工事的战略布局、守城器械的制造和使用、人员的配备等。这说明

①墨子反对一切战争

②墨子不是单纯的和平主义者,他主张战争的正义性

③墨子主张以积极的军事谋略抵御外来进攻

④墨子的“非攻”带有虚伪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韩非子的《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①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自然万物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③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④先王之政不需要改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A. 治之经,礼与刑

B. 唯同乎天和者为然

C.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 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

A. 民贵君轻

B. 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

D. 严刑峻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