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元配妻子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元配正妻地位。

——《浅论中国古代妇女再婚问题的演变》

材料二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据《吕氏春秋·当务》整理

材料三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史记·周本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周礼对元配妻子的规定源于什么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太史据法而争的理由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周太史伯阳发出“周亡矣”感叹的原因。

 

(1)制度:宗法制。目的:维护分封制。 (2)坚持嫡长子继承制。 (3)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进而影响到分封制,动摇了西周统治,因此,周太史伯阳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的相关信息,针对性地调动相关知识,并做出必要判断的能力。 (1)“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与西周实行宗法制有关,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通过该制度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据“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可知是嫡长子继承制。 (3)从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积极性和局限性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分封原因)

地理位置

姬姓贵族

今山西

姬姓贵族

今河南北部

姬姓贵族

今山东曲阜

功臣

今山东东部

商朝后裔

今河南东部

姬姓贵族

今北京一带

 

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材料二下为《荀子》中记载的西周初年分封71国中姬姓诸侯国比例图。

材料三宜侯矢簋,铸有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具、土地和奴隶之事。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描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简述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影响。后世的统治者可以仿效西周分封治国吗?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等内容,成为联结海内外钱氏宗亲的桥梁和纽带。浙江临安钱氏重视修订族谱,说明               

①中国古代宗法制影响深远    ②弘扬传统美德是社会的需要   

③中国古代分封制根深蒂固       ④传统小农经济孕育了强烈的家庭观念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下列对材料中宗法制的作用解读不正确的是

A. 促进了宗族内部的团结和睦

B. 有利于家国一体观念的养成

C. 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

D. 培养了族人管理宗族的责任感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春秋五霸中的首霸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

A.提倡一夫一妻              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C.维护宗法制度              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查看答案

观察图示,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周王去世以后,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