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断,汉朝时期丞相的政治地位如何。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太宗在中央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又是如何体现“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

(3)从以上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吗?

(4)依照材料三孟德斯鸠的观点,分析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1)丞相地位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皇帝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别贯彻各种政令。三省相互牵制,避免权臣专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3)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4)造成政治腐败、暴政;压制商品经济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思想专制,严重扼杀社会创造力,导致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 【解析】本题以君主专制的相关内容为切入点,意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的相关信息,针对性地调动相关知识,并做出必要判断的能力。 (1)结合材料“西汉时期丞相的政治地位”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请得与丞相之”“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皇帝)皆听”从丞相的身份、权力等角度进行分析。 (2)根据材料可知考查的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结合三省职权、特点、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 (3)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汉景帝、汉武帝国家大事方面,非常重视宰相的意见;材料二唐太宗也很重视发挥宰相的作用,但是,三省六部制下,每个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之后,逐渐变小。从相权由大到小直至被废除的演变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4)从政治、 经济、 思想三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即:政治上,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表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经济上,阻碍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文化思想上,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的“中国古代战争密集区简表”,引自施和金的《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 秦汉至南宋,北方战事多于南方

B. 战争密集地区呈由北向南转移的趋势

C. 变化趋势与我国经济重心转移相关

D. 河南地处中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查看答案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

B. 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 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卡尔·魏特夫在研究中华帝国的治水活动时指出,“要有效地管理这些工程,必须建立一个遍及全国或者至少及于全国人口重要中心的组织网。因此,控制这一组织网的人总是巧妙地准备行使最高政治权力。”卡尔·魏特夫在此强调的是

A. 专制主义的优势

B. 中央集权的特点

C. 农耕文明的进步性

D. 封建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称: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下列史实可以为此观点的成立提供依据的是

A. 秦朝推行郡县制

B.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 北宋文官任知州

D.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查看答案

史学家钱穆认为:“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明清时期与此观点相悖的史实是

A. 裁削中书省官员

B. 宰相制度被废除

C. 设立殿阁大学士

D. 议政王大臣会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