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君药”分量最多且起主要疗效,“臣药”次之,“佐药”又...

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君药”分量最多且起主要疗效,“臣药”次之,“佐药”又次之,“使药”再次之。唐代某太医令为皇帝病状之需,配药时没有拘泥于这一原则,擅自加了三味药,被判绞刑。据此可以推知

A. 理学观念主导古代司法

B. 专制体制影响医学发展

C. 中医临床固守辨证施治

D. 传统科技遵循自然和谐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信息理解能力。理学产生于宋朝,而材料中的案例在唐朝,不可能体现理学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太医令,因为皇帝病状,擅自加了三味药,这是治病的需要,最后判绞刑,可见医学的发展受制于专制制度,故B项正确。“辨证施治”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灵活采取医治方法,材料中的太医令是辨证施治,但是被判绞刑了,说明当时的中医临床并非严格遵循辨证施治,故C项错误。“君臣佐使”这四个字,都是采用封建秩序下的名分,不是来自自然界,所以不能证明传统科技遵循自然和谐。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科技•专制体制影响医学发展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的肆虐,使人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科技人才短缺。 (4)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为近代科学的重要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齐民要术》到《农政全书》,中国古代的农书基本都记述了主要耕作方法、农具、技术和农产品加工等内容。这可以佐证(   )

①科研方法注重实验观察

②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③农业发展达到很高水平

④科技成果多源于经验总结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宋神宗时设置了军器监,统管全国的军器制造。军器监雇佣工人四万多人,监下分十大作坊,生产火药和火药武器的作坊各为一个,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时“同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弓火药箭一万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二万支。”这表明当时(   )

A.战时武器以火药武器为主B.火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

C.政治重视新式武器的研发D.火药武器生产组织严密

 

查看答案

荀子说:“凡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朱熹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都主张通过探求自然发展规律从而为研究人性服务

B.都认为只要明道德之善便可穷万物之真

C.与西方人本主义的主张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D.是造成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汉武帝“更喜欢儒家的是‘三纲五伦说’”朱熹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家礼》并且在他及其他理学家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劝孝文》《劝学文》《谕俗文》等。由此可见南宋与西汉相比在“三纲五常”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    

A.由服务于统治者到服务于民众

B.用理来论证其合理性

C.注重民族性格的培养

D.儒家伦理道德普及化、通俗化

 

查看答案

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母刘氏在人泽坡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后怀有身孕,生刘邦:《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出生时出现了红光满屋的怪异现象。这表明统治者的意图是(  )

A. 掩饰自己出身低微以取得上层支持

B. 宣扬迷信思想强化伦理纲常

C. 利用天人感应树立君主的政治权威

D. 干预史家对历史的客观记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