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回答:

(1)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冷落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提出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帝国文化”的原因。

 

(1)关键:取信于民 原因:当时的社会正处于重大变革时期,儒家思想不适合各国统治者富国强兵,进行争霸战争的需要,因此受到冷落。 (2)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专制,阻碍文化繁荣发展。 (3)原因:适应封建专制统治需要(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其内容本身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中国古代经济的特殊性(即自然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薄弱);内涵中具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容易被认同。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知,诚信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和儒家思想本身来分析归纳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冷落的主要原因。 (2)第一小问,从材料“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中可知,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总结归纳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释道的帝国文化’”“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思想以及经济”等角度分析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首要口号是呼吁抵御西方文化和西方政治经济秩序的渗透,在他们看来,西方乃至整个不信伊斯兰教的外部世界,无不图谋以异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和生活方式来征服和俘虏穆斯林,继而剥夺其所有的权利。

——刘金源《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材料四全球招工大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劳工买方市场。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生产工作职位。

——胡成国《全球化中的美国对外经济战略》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

(2)在反对全球化的问题上,材料三与材料四的视角各是什么?两则材料的各自出发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查看答案

现代人所说的“检讨书”在古代皇帝的笔下就是“罪己诏”。其实,“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反省罪己的御用文书。康熙皇帝罪己诏:(康熙十八年因地震)“朕御极以来,孜孜以求,期于上合天心,下安黎庶……地忽大震,皆因朕功不德,政治未协,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职业,以致阴阳不和,灾异示儆。”与上述思想有关的派别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查看答案

汉代太学的教师均称为“博士”,东汉光武帝“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他们分别教授《施氏易》、《孟氏易》、《梁丘易》、《京氏易》、《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小夏侯(尚)书》、《齐诗》、《鲁诗》、《韩诗》、《大戴礼》、《小戴礼》、《严氏春秋》与《颜氏春秋》,史称“五经十四博士”。材料反映了

A. 儒学思想的正统最终确立

B. 当时学术氛围比较宽松

C. 儒道思想相互借鉴与融合

D. 百家争鸣局面再次形成

 

查看答案

“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A. 为政以德

B. 刑、德并用

C. 小国寡民

D. 无为而治

 

查看答案

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孔子和孟子都强调

A. 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

B. 君臣要各安其位,各守其职

C. 臣子要为君主做出牺牲

D. 君臣的“离合”,以道是否相同为前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