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4年,欧共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

1974年,欧共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

A. 欧共体成为经济政治实体

B. 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C. 世界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

D. 西欧力求摆脱美国控制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相关内容,从材料信息“1974年”“欧共体”“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可知西欧国家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的标志是欧盟的成立,排除A;资本主义阵营尚未瓦解,B项排除;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尚未形成,C项排除。故选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西欧的崛起 【名师点睛】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 (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或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样规定的目的是

A. 取消贸易歧视

B. 确立美元中心

C. 稳定国际汇兑

D. 提供发展援助

 

查看答案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件早已作古的事件,是一部讲述美元与英镑决斗的著作。历史再次走到了一个特殊时刻:今天人民币有能力挑战美元的主导地位吗?世界如何重新建立一个国际货币新秩序?这些问题,人们阅读后都能找到答案。”这本书讲述的应该是

A. 布雷顿森林体系

B. 马歇尔计划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评论罗斯福的“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把美国由地狱拉回人间。这场“大手术”指的是

A.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调整农业政策

B. 政府参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大规模干预经济

C. 主张自由经营,反对国家政权干预资本家的经营

D.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推行“以工代赈”

 

查看答案

马克垚说“英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出现这一图景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

B. 殖民扩张

C. 工业革命

D. 资产阶级革命

 

查看答案

《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

A. 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 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